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直立型密穗基因dep1导入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中,以期获得直立穗型转基因水稻植株.结果显示已获得209个转基因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植株189株,阳性率90.4%;South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9R406基因组中,并且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能够稳定地遗传和表达.T1代转基因再生植株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部分株系株高降低,穗粒数和实粒数增加,穗长变短,千粒重减小.
推荐文章
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
草丁膦
bar基因
胚性愈伤组织
粳稻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
根癌农杆菌介导杨树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根癌农杆菌
杨树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苦瓜遗传转化
苦瓜
子叶节
根癌农杆菌
gus瞬时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杆菌介导直立型密穗基因DEP1遗传转化水稻的研究
来源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学科
关键词 遗传转化 理想株型 直立密穗基因 籼稻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2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1/j.mpb.012.0002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新福 119 505 11.0 17.0
2 程朝平 16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遗传转化
理想株型
直立密穗基因
籼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植物育种
半月刊
1672-416X
46-1068/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84-2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72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42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