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石膏可以准同生地形成于碳酸盐岩沉积中,但可能在埋藏过程中被硬石膏代替.一些学者认为石膏在埋藏深度达到3500英尺(1067米)就已完全脱水,但是在一些文献中记载,在13100英尺(3993米)的深度还有石膏存在.两个深层埋藏的石膏实例显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成因.在德克萨斯州二叠纪盆地的二叠纪圣安德烈斯(San Andres)地层6000英尺(1829米)深度的石膏中出现有石膏包裹外皮的硬石膏结核,这说明硬石膏与孔隙的盐水反应被再水化形成石膏.相反,在密西西比内部盐盆的白垩纪Ferry Lake硬石膏碳酸盐岩地层13100英尺(3993米)的石膏出现有硬石膏包裹外皮的石膏结核,说明石膏是原生的,正在进行脱水过程形成硬石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石膏成因可能与蒸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层序有关.在二叠纪盆地中,厚层的碳酸盐岩石覆盖着相对较薄的蒸发岩;而在密西西比内部盐盆中,碳酸盐岩夹有多个蒸发岩地层,这阻止了地层孔隙中盐水的流动.埋藏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的矿化度决定着这些石膏是原生成因的还是次生成因的.储层中存在的石膏会影响地层孔隙度计算,特别是利用中子孔隙度测井资料计算孔隙度,因为石膏中束缚水会被误认为是孔隙度.在13100英尺(3993米)的深度发现石膏,暗示着在含有石膏的深层碳酸盐岩测井评价中存在很大的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估算误差.
推荐文章
再论中国陆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中国陆上
海相碳酸盐岩
深层
烃源灶
规模储集层
资源潜力
勘探前景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念的革新——立体酸压技术
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储集层
立体酸压
酸压裂缝体
酸蚀缝长
流动能力
长井段布酸
冀中坳陷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冀中坳陷
深层
奥陶纪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天然裂缝
发育特征
控制因素
油气产量
AVO在复杂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碳酸盐岩
储集层
AVO
时窗
分析
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石膏的成因——对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启示
来源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技动态
月刊
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