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杲脾胃观重视脾胃元气在人身的主导地位;强调阳气当升,阴火糟粕当降;病因病机重视元气虚损为病;症以倦怠乏力、纳呆食少及阴火上冲诸症为主;治疗要点在于益气升阳,重视脾胃阳气的上升,脾胃多同治.叶桂脾胃观在李杲的基础上,重点阐发了脾宜升而胃宜降,脾以气为主而胃以阴为要;病因病机着重阐发了脾胃阴阳病证之异同;明确胃阴不足之典型表现为饥而不欲食;治疗要点在于甘凉濡润以养胃阴、降胃气,力主脾胃分治.
推荐文章
李杲治疗便秘方药统计及经验分析
李杲
便秘
方药与经验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李杲
阴火理论
病因病机
症状
治法
临床运用
再论李杲重视胃气思想
胃气
李东垣
《伤寒论》
叶桂诊治情志致脾胃病
叶桂
脾胃病
《临证指南医案》
木乘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杲与叶桂脾胃观刍议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李杲 脾胃论 叶桂 胃阴学说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灵兰探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星平 47 259 9.0 14.0
2 赵瑞占 3 3 1.0 1.0
3 孙洁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杲
脾胃论
叶桂
胃阴学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861X
31-1788/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4-6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