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化学刺激从动脉血到中枢的传导及相应的化学反射的诱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介导了低氧条件下的通气及循环反应.颈动脉化学感受器活性的调节对于高海拔地区通气适应性起着显著作用.此外,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活性在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患者中显著增强,尤其在患有中枢神经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中以及相关的实验动物身上尤为突出.因此,颈动脉体发挥功能以保持氧动态平衡,而异常的颈动脉化学感受器活性可在睡眠呼吸暂停时表现出适应性或者致病性的特性.本文旨在总结间歇性低氧引起化学感受器活性增强过程中的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我们最近的研究显示颈动脉体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过度的化学反射活性时被上调,其所介导的炎症亦具有致病效用.这些调节机制在低氧诱发的颈动脉体功能适应不良变化中发挥重要功能,这会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显著作用.
推荐文章
手术治疗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患者疗效分析
化学感受器瘤
诊断
手术治疗
鳞翅目昆虫化学感受器及其感受机理新进展
鳞翅目
嗅觉感受器
嗅觉感受机理
嗅觉感受相关蛋白
味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机理
化学通讯
后腹膜化学感受器瘤(附1例报告)
化学感受器瘤
后腹膜
膀胱化学感受器瘤2例报告
膀胱
肿瘤
化学感受器瘤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周化学感受器在睡眠呼吸障碍时对间歇性低氧适应不良反应的机制
来源期刊 生理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颈动脉体 炎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39.1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4/j.aps.2014.0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
颈动脉体
炎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理学报
双月刊
0371-0874
31-1352/Q
大16开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405室
4-157
192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7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93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