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泵送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回弹、碳化试验,研究各测试数据随龄期的变化规律,根据常用曲线形式进行测强曲线拟合并分析其与普通混凝土统一测强曲线的区别.试验表明:混凝土各测试数据的发展受粉煤灰影响不同而呈现不同规律,掺量高的低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慢,回弹发展快,碳化深度大;而掺量低的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快,回弹发展慢,碳化深度低.该现象的内在原因为掺量低时粉煤灰微集料效应为主,抗压强度提高明显;掺量高时粉煤灰低活性限制抗压强度增长,而回弹值提高明显.各测试数据的发展规律不同造成曲线拟合误差大,分析建议将胶凝材料含量>400 kg/m3、粉煤灰掺量≤20%的高强混凝土的回弹值适当增大后拟合,可得到满足地区曲线的精度要求的统一曲线.
推荐文章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应用研究
粉煤灰
混凝土
配合比
粉煤灰特性及其改性方法
粉煤灰
理化特性
改性
吸附性能
量化分析粉煤灰对粉煤灰混凝土胶凝材料总价的影响
粉煤灰活性
二元一次回归
价格比
胶凝材料总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泵送粉煤灰混凝土回弹测强曲线特性
来源期刊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粉煤灰 测强曲线 抗压强度 微集料效应 低活性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与土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755
字数 4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泵送混凝土
粉煤灰
测强曲线
抗压强度
微集料效应
低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5456
21-1583/N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联合路54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