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红山铜矿设计采矿方法以小中段空场法为主、房柱法为辅,在回采过程中矿柱损失率较大,主要是中段及盘区间柱矿量所占比重较大,采切设计矿柱损失率在21%左右,加上局部保护矿柱及场内损失,最终损失率接近30%.为了有效地回采矿柱资源,降低损失率,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结合矿山常用的小中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房柱法的回采情况,在对矿柱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及对顶板和充填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部分矿柱分别采用有底柱留矿法和无底柱留矿法进行了回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矿柱回采率达50%以上,从而使损失率指标进一步优化.
推荐文章
尾砂充填技术在大红山铜矿的运用与研究
尾砂充填技术
采空区
运用与研究
大红山铜矿
缓倾斜中厚矿体矿柱回采的实践
缓倾斜
中厚矿体
矿柱回采
留矿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红山铜矿矿柱回采实践
来源期刊 工业安全与环保 学科
关键词 矿柱回采 有底柱留矿法 无底柱留矿 损失率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3,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2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长辉 4 37 2.0 4.0
2 唐权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矿柱回采
有底柱留矿法
无底柱留矿
损失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安全与环保
月刊
1001-425X
42-1640/X
大16开
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44号
3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3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