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气象与减灾研究       
摘要:
对2014年3月31日广东省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飑线发生在强低空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的环境条件下。在强盛阶段,飑线上的对流单体多表现为强降水超级单体,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回波悬垂结构。飑线前沿有明显阵风锋,后侧有弱回波通道,弱回波通道和后侧入流急流(RIJ)相对应,RIJ维持时间较长,对“弓”形回波的形成、地面大风、飑线的维持和快速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表明:在减弱阶段飑线移入残留的冷池中,冷池得到加强,此时西南暖湿气流加强,飑线二次发展。成熟飑线的三维结构表现为低层为2支入流、高层为2支出流,且前侧出流速度较快,使得气流倾斜上升,容易形成悬挂回波和弱回波区(WER)。后侧入流下部(600 hPa高度层以下)的辐散下沉气流是地面大风形成的原因。对流两侧的“涡旋串”(Vortex bunch)对冷暖空气加速入流、对流发展强度和高度以及对流的长时间维持有很大的作用。
推荐文章
景德镇地区一次早春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飑线
数值模拟
低质心回波
冷池
2009年6月河南一次飑线过程的成因分析
飑线
干侵入
干线
垂直风切变
2017年4月5日贵阳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强对流
地面辐合线
超级单体
飑线
2015年4月2日江西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飑线
中尺度对流系统
对流潜势
触发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4年3月广东一次飑线过程观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与减灾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飑线 数值模拟 雷达回波 后侧入流急流 冷池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宏让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37 305 11.0 16.0
2 汤鹏宇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4 6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5)
共引文献  (423)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4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飑线
数值模拟
雷达回波
后侧入流急流
冷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减灾研究
季刊
1007-9033
36-1290/P
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