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将分形理论应用于黏弹性流体的渗流模拟中,通过推导黏弹性流体有效黏度关系式,得到了多孔介质的分形孔隙度和分形渗透率表达式,进一步建立了黏弹性流体分形多孔介质渗流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对黏弹性流体分形多孔介质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求得了稳定流状态不同压力下的流量。通过对大庆油田采油四厂5口复合驱井进行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黏弹性流体分形多孔介质渗流数学模型计算所得产液量与实测产液量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低渗透储层气体渗流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
低渗透油气藏
储集岩
气田开发
滑脱
数学模型
四川盆地
基于分形方法的多孔介质有效应力模型研究
多孔介质
有效应力
Terzaghi方程
分形几何
分形维数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渗流数学模型
聚合物驱
黏弹性本构模型
渗流数学模型
理论图版
多孔介质油水两相k~s~p关系数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多孔介质
两相流
人工平面多孔介质模型
相对渗透率
饱和度
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黏弹性流体分形多孔介质渗流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黏弹性流体 分形 多孔介质渗流 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19
字数 37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23/syxb2014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斌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1 60 3.0 7.0
2 崔海清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1 46 3.0 6.0
3 田子朋 1 8 1.0 1.0
4 张淑云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1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弹性流体
分形
多孔介质渗流
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