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滦河三角洲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区,人口众多,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在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及农业施用化肥的影响下,地下水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笔者近年来在滦河三角洲地区开展了野外调查,采集了399组地下水样品,每个样品检测污染指标34项。其中包括,三氮、毒性重金属指标、挥发性有机指标、半挥发性有机指标。本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滦河三角洲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滦河三角洲以工业污染为主,其次为农业污染。浅层地下水以轻微污染为主,未污染比例较低,极重污染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层地下水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比浅层地下水轻,仅少量的水样点显示轻污染、极重污染,这些样点主要呈点状零星分布。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为“三氮”,浅层地下水多受到轻微污染。
推荐文章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黄河三角洲
浅层地下水
适宜性评价模型
GIS
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现状分析
额济纳绿洲
地下水
电导率(EC)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评价
污染评价
环境问题评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
滦河三角洲地区深层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滦河三角洲地区
深层地下水
水化学演化
水化学类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滦河三角洲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来源期刊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滦河三角洲 地下水 污染 评价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环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2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43
字数 5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威 37 160 7.0 10.0
2 杜东 21 81 6.0 8.0
3 孟利山 11 74 6.0 8.0
4 马震 28 105 7.0 9.0
5 施佩歆 8 38 5.0 6.0
6 陈彭 9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滦河三角洲
地下水
污染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季刊
1672-4135
12-1353/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