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副猪嗜血杆菌( H.parasuis)的广泛流行以及耐药性的产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发新型的治疗药物以及防治策略已经显得尤为必要。研究集中探讨群体感应抑制剂大蒜素对副猪嗜血杆菌( H.parasu-is)的抑菌效果及机理。研究发现,大蒜素对H46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范围在16~32μg/mL,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曲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显著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定量PCR分析发现,经过8μg/mL和16μg/mL大蒜素处理的副猪嗜血杆菌,溶血毒素基因hhdA、mviN以及抗生素外排泵基因norM表达下调。结果说明大蒜素对副猪嗜血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且可抑制溶血毒素、毒力因子以及抗生素外排泵等基因的表达,为大蒜素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治
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副猪嗜血杆菌
细菌分离
鉴定
副猪嗜血杆菌对豚鼠和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副猪嗜血杆菌
致病力
豚鼠
Balb/c小鼠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
症状
诊断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蒜素对副猪嗜血杆菌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最小抑菌浓度 生物被膜 溶血毒素 抗生素外排泵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852.4+4
字数 55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141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一帆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35 1268 20.0 28.0
2 俞道进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49 456 13.0 19.0
3 马宗兵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 6 1.0 1.0
4 邱建龙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 6 1.0 1.0
5 李建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小抑菌浓度
生物被膜
溶血毒素
抗生素外排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