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相流对许多如水气交替注入技术等提高采收率技术来说是很重要的.预测碳酸盐岩中三相EOR的原油采收率需要对混合-油湿岩石的基本流动物理过程有正确的理解,产生有力的物理学流函数,即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使用孔隙网络建模,一个可靠的和基于物理学的仿真工具,来预测流函数.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孔隙网络模型,适用于从混合到油湿各种润湿性的岩石.它包括有限的一组参数,可以模仿储层的润湿状态.与其他模型不同的是,它综合了三个主要特点:(1)形成一种适用于油铺展层的形成和崩溃的新型热力学标准.这种新型模型能够充分捕获在低含油饱和度情况下影响油相相对渗透率的油润湿膜和铺展层,因而可以对残余油做出精确的预测.(2)多级驱替链,在入口注入一相触发了网络结构中的一系列界面驱替.这使得对许多在高阶流动中出现的不连续相簇的精确建模成为可能.(3)该模型利用以孔隙空间重构方法和CT图像作为输入资料而提取出来的真实的三维孔隙网络来运行,很好地保留了岩石的拓扑结构和孔隙形状.通过对比2D网络模型与已发表的油湿微模型的WAG数据,我们验证了我们网络模型的正确性.这表明了润湿膜和铺展层对后续的WAG周期中的不同相的连续性和残余油饱和度的重要性.已经对全部3D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不同的润湿条件、不同的液流终点下预测WAG周期中的三相相对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
推荐文章
碳酸盐岩油藏表面活性剂驱的润湿性改变
碳酸盐岩
润湿性
表面活性剂
接触角
吸附
碳酸盐油藏中三相流相对渗透率的计算方程式
三相流相对渗透率
碳酸盐油藏
CT扫描仪
计算方程式
碳酸盐岩非阿尔奇特性的诠释
测井解释
非阿尔奇特性
多元复杂孔隙空间
孔隙结构指数
饱和度指数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实验研究
碳酸盐岩
润湿性
渗吸
采出程度
自吸驱替方法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任意润湿性的碳酸盐岩中用于三相EOR的孔隙尺度的润湿膜和层流的精确模拟
来源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技动态
月刊
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