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钩突路径和鼻丘路径治疗慢性额窦炎临床效果,为临床手术路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额窦炎患者1 72例(272侧),随机分为钩突路径组(86例,142侧)和鼻丘路径组(86例,130侧),钩突路径组采取经钩突路径行额窦开放术,鼻丘路径组采取经鼻丘路径行额窦开放术,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分析鼻道阻塞原因,钩突路径组患者中软组织阻塞58侧(40.9%),骨性阻塞78侧(54.9%),额窦自然狭窄6侧(4.2%),鼻丘路径组患者上述三种情况分别为54侧(41.5%)、68侧(52.3%)和8侧(6.2%),两组患者鼻道阻塞原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钩突路径组患者治愈114侧,好转16侧,无效12侧,总有效率91.5%,鼻丘路径组治愈106侧,好转14侧,无效10侧,总有效率9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突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2.8%,鼻丘路径组为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下经钩突路径和鼻丘路径治疗慢性额窦炎临床效果相当,对于鼻丘气房发育良好的患者可优先选择鼻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