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庆主城岩溶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5大背斜的层状热储构造中,地热田主要分布在背斜两翼和背斜南(或北)倾没端.热储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盖层为须家河和侏罗系地层,下部隔热层为三叠系飞仙关组泥灰岩地层.随着地热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加大,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可再生性受到影响.本文基于重庆市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查、监测资料,将主城岩溶区5个背斜的地热资源分为温泉出露和背斜翼部中深埋藏两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分区评价.结果显示,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属强可再生性的有5个,较强的有10个,中等和弱的分别为8和7个,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2.95%、32.2%、32.15%和22.7%,可再生性总体呈较强~中等;其中温泉出露型的资源可再生性以较强和中等为主,分布面积分别占温泉出露区总面积的33.6%和33.95%;中深埋藏型以较强和强可再生性为主,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中深埋藏区总面积的25.9%和30.8%.较强和强可再生性地热主要位于背斜北段,中等~弱可再生性地热则分布于背斜中段和南段.中深埋藏型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总体较温泉出露型的强.由此,建议加强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北段地热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同时控制中~弱可再生性地热资源区,包括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中~南段和部分温泉出露区的开采规模,以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荐文章
云南省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水资源可再生性
评价指标体系
重庆市主城区岩溶地热水资源的形成与保护
岩溶
地热资源
形成特征
开发利用
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模糊综合评价
地表水资源
可再生性
综合评价
黄河流域
重庆市主城区碳酸盐岩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医疗价值初探
碳酸盐岩地热水
地球水化学
理疗价值
重庆市
主城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区 地热资源 背斜 可再生性 评价 重庆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5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14.1
字数 57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区
地热资源
背斜
可再生性
评价
重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