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例PCI患者术前、术后4 h、24 h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bg)、凝血酶时间( TT)与抗凝血酶(AT)含量的变化。结果 PCI术前与术后4、24 h PT、Fbg、AT没有变化(P>0.05),aPTT及TT术后4 h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 h恢复正常。结论 PCI术后可在4及24 h采用aPTT及TT监测病人的抗凝情况,而对抗凝血酶含量正常的患者术后4h已恢复正常,不必常规监测。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静脉瘘
冠状动脉窃血症
冠状动脉扭曲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冠状动脉扭曲
左心室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高血压病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凝血酶 肝素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3.3
字数 14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凝血酶
肝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