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总结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分析17例 LAHS 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持续高热1周以上,15例出现脾大;17例血清铁蛋白均明显升高;16例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及高甘油三酯血症;14例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7例骨髓中均有噬血现象。17例中2例于化学治疗后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已分别存活45个月及37个月;1例于化学治疗后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1个月死于感染;13例仅接受化学治疗者中1例存活15个月,其余12例均死亡,生存期为3~13个月。1例入院1周后即死亡者未接受治疗。结论LAHS 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常有高热、脾大、血细胞减少、高血清铁蛋白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骨髓可见噬血现象。该类患者化学治疗疗效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20例分析)
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非霍奇金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霍奇金淋巴瘤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霍奇金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混合细胞型
治疗
淋巴瘤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28例临床诊治分析
组织细胞增多症,非郎格尔汉斯细胞
淋巴瘤
化疗
噬血细胞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噬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7例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瘤 临床特点 疗效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9-6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g.issn.0253-9802.2014.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12 10 2.0 3.0
2 黄仁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63 217 8.0 12.0
3 李旭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56 278 9.0 14.0
4 何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18 27 3.0 4.0
5 王文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13 30 4.0 5.0
6 王东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30 7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瘤
临床特点
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