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明代北边有军事卫所建置的城市是明代建城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建筑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主要从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两方面,根据明清地方史志,对北边卫所城市的有关建成结果和营建规制进行研究。<br>  本文首先对各地区卫所城市体系形成过程的有关史实加以梳理,明确主体是在洪武永乐朝(1368-1424年)创设成型,至嘉靖隆庆朝(1522-1572年)调整完善完成。在此基础上根据北边卫所城市群作为战备防御整体,需要形成一个应援交通的系统,其正常运行是建立在相应地区内城市分布有序、距离适当的基础之上,讨论了各地区卫所城市体系的的平面分布状况。<br>  然后,通过对实例的数据统计分析,明确各地区卫所城市的城墙周回规模与其所辖军力规模是有一定对应的关系的,尤其在卫所独立建置无府州县的城市最为明确。并且,对以往有学者总结的明清城市街道网基本模式进行完善补充,基本可以将北边卫所城市中所见的全部实例归入新归纳的街道平面模式分类中。鉴于城市主要建筑存在按方位分布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公署、坛壝、学校以及城隍庙等作为建成结果的有关分布方位趋势加以考察总结,提出了一些全新观点。<br>  本文还分别对主官公署、主要坛壝和官办学校这三类北边卫所城市基于“修政教”的基本治理要求而必设的主要建筑规模特点展开研究。其中,卫、所主官公署及其对应的同城府、州、县主官公署的主要建筑规模未见系统的规制,但在实际运行中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特征,比较实例指出主要门堂的规模开间适应主要院落功能需求,由其主官品秩确定,可随宜从简,营建中亦有相互参照的趋势。<br>  由于坛壝建设受到明代制度规范的较大影响,本文分别对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厉坛这三种主要坛壝的实例重点加以关注,从坛制、周垣规模和附属建筑等角度,考察其中的坛壝形制和平面尺度。<br>  另外,分别对府、州、县儒学和都司、卫、所儒学以及武学等官办学校有关实例展开研究,各类儒学的基本布局大致有前庙后学和庙学并列两种情况,主要建筑类型大体一致,不同等级的儒学并没有明显的建筑规模等级关系。官办学校整体受到明王朝统治者重庙轻学、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
推荐文章
明代浙江沿海地区卫所布局与形态特征研究
风景园林
传统人居环境
建置布局
空间形态
海防卫所
城市河流平面形态保护与控制
城市河流
平面形态
生态廊道
蓝线
绿道
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形态研究
城市空间拓展
城市形态发展
土地适宜性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明代北边“卫所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研究
来源期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明代 北边 卫所 城市 建筑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文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3
页数 1页 分类号 TU-098.1
字数 1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404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智君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代
北边
卫所
城市
建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双月刊
2095-6304
50-1208/TU
大9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建筑城规学院
78-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