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一个普通的中原乡村路村为例,旨在围绕村庄历史形成及其文化建构等内容进行历史人类学探讨。文章首先讨论了路村社会构成的概况及其历史形成的过程;其次,通过对路村村寨、村庙、学校、集市及重建后的村庙等一系列空间的分析,探讨了路村历史通过空间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而共存于当下路村社会的独特呈现方式;再次,文章根据路村村民对其历史的解释,分析了蕴含在村民历史观背后的文化基础,即“大人物观念”;最后,在结论部分,文章讨论了“大人物观念”之于村民日常社会实践的支配性意义,以及这一观念在路村历史的不断呈现与再现过程中被不断再生产。文章同时强调了作为一种地方性传统的“大人物观念”在其历史呈现与解释过程中不断被村民习得与强化,从而丰富了对乡村历史、传统等主题的理解。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时空与传统的习得——以河南省路村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历史性 空间化 传统 习得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61
页数 19页 分类号 G623.5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斐 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11 53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性
空间化
传统
习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研究
半年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