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临床需求的标本流程监控程序,缩短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提高检验报告及时率.方法 分析检验流程中的各时间节点;建立流程中关键节点的信息化监控程序;建立标本进入检验科时间的预警系统;统计分析预警前后的TAT监控效果.结果 (1)临床常规检验流程中共存在12个节点,包括检验医嘱、医嘱处理、医嘱交接、采集标本、转运标本、检验接收、各工作站接收、上机检测、检测结束、报告审核、发送报告及打印报告.(2)流程中检验科需要常规监控的节点有8个,包括采集标本、检验接收、各工作站接收、上机检测、检测结束、报告审核、发送报告及打印报告.(3)医生通过医嘱工作站专设的“标本流向查询”界面实时查询每份标本的流向,降低了检验科的咨询电话的发生率.(4)检验科内部在标本到达TAT的预设值时通过大屏幕显示报警,实现了预警时间前移.“报告延时提醒大屏幕”安装前后检验的平均报告时间明显下降,报告及时率提高.结论 通过将临床标本检验周期监控节点前移,提高了检验报告的及时率,有效避免了临床投诉.
推荐文章
信息化技术将医疗质量监管前移
医疗质量
合理医疗指引
信息化技术
医嘱
远程监控技术与油田信息化管理
远程控制
网络
信息化管理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
“大智移云”
研究生档案
信息化管理
依托煤矿监控平台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煤炭行业
信息化
安全
监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信息化管理使TAT监控节点有效前移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检验流程 回报时间 监控节点 实验室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质量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39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2/j.cnki.jcls.2014.07.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海英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58 423 10.0 17.0
2 李冬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70 229 8.0 11.0
3 戴燕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18 119 7.0 10.0
4 权文强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26 83 5.0 7.0
5 田佳乐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5 4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验室管理
检验流程
回报时间
监控节点
实验室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