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亲油多孔介质中残余油膜的微观运移机理,以毛细管渗流模型为基础,结合边界层理论,建立膜状残余油微观渗流模型.根据亲油多孔介质中膜状残余油的分布特征,推导毛细管中油、水微观运移方程;改进毛细管模型,推导不等径毛细管模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表达式,得到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毛细管半径、边界层厚度和流体黏度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毛细管半径增大,相对渗透率曲线向左逐渐平移;随着边界层厚度减小,相对渗透率曲线向左逐渐平移;随着油黏度增大,水相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向右下方逐渐平移,油相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没有变化.该结果对分析高含水期残余油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
推荐文章
亲水多孔介质残余油滴的微观运移机理
亲水多孔介质
油滴状残余油
微观运移
相对渗透率曲线
亲水多孔介质柱状剩余油的微观运移机理
亲水多孔介质
柱状残余油
微观运移
相对渗透率曲线
微粒运移损害微观机理研究
水动力
胶体力
地层微粒
亲油岩石壁面残余油膜的微观驱替机理
油膜
边界层
粘弹性流体
润湿性
驱油机理
聚合物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亲油多孔介质残余油膜的微观运移机理
来源期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亲油多孔介质 膜状残余油 边界层理论 微观运移 相对渗透率曲线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41
字数 36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107.2014.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迎松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8 86 5.0 8.0
2 张以根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0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亲油多孔介质
膜状残余油
边界层理论
微观运移
相对渗透率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4107
23-1582/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14-9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1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