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于2004-2012年应用福建省林科院等研发的诱捕器(剂)对福建省大田县马尾松混交林及纯林内的松墨天牛进行诱杀与监测试验。连续9 a的观察结果表明:在福建大田县4月中旬起就可以诱捕到松墨天牛,5月上旬大量出现,6月上旬为第1次高峰,6月下旬为第2次高峰,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大暑期间虫口回落,立秋过后又出现1次小高峰。松墨天牛诱捕效果与多种环境因子有关,马尾松占80%、林分平均树高在10.6 m以上、林分郁闭度在0.5~0.7、阴坡、植被高度在60 cm以下、林内通风透气好的林分诱捕到的天牛数量较多。
推荐文章
松墨天牛林间防治试验
噻虫啉
绿僵菌
松墨天牛
防治
福建龙岩新罗区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规律初步研究
松墨天牛
诱捕
成虫发生规律
雌雄比
松材线虫病
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试验
松墨天牛
成虫
诱捕
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墨天牛林间诱捕试验
来源期刊 福建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马尾松 诱捕技术 环境因子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
字数 2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28/j.cnki.fjlk.2014.01.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墨天牛
马尾松
诱捕技术
环境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林业科技
季刊
1002-7351
35-1136/S
大16开
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34-34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