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H12M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不同Mr(相对分子质量)的PPG(聚丙二醇醚)为原料、DBTD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和A1170[双-(γ-三甲氧基硅丙基)胺]为封端剂,合成了SPU(端硅烷基聚氨酯)预聚物.研究结果表明:SPU预聚物的合成包括PU预聚物的合成和封端反应两个阶段;PU(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反应速率随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加快,当催化剂用量约为50 mg/kg、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4h时,PU预聚物的合成反应可基本完成;封端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 ℃,反应3h后体系-NCO含量可降至0;通过调节R值[即n(-NCO)/n(-OH)]和PPG的Mr,可使SPU预聚物的黏度控制在56.70~229.92 Pa·s范围内.
推荐文章
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
预聚体
MDI-50
聚氨酯弹性体
结构与性能
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H12 MDI型聚氨酯固化工艺的研究
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
聚氨酯
固化
力学性能
无甲醛封端型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的合成工艺
封端型
水性聚氨酯(WPU )
异氰酸酯指数(R值)
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MDI-50
聚氨酯弹性体
聚醚多元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12MDI型端硅烷基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
来源期刊 中国胶粘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端硅烷基聚氨酯 催化剂 预聚物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制和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3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盛玲 66 277 9.0 13.0
2 吕亚非 78 393 12.0 16.0
3 张孝阿 35 86 5.0 8.0
4 齐士成 35 159 7.0 11.0
5 李娟 17 47 4.0 6.0
6 张润川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端硅烷基聚氨酯
催化剂
预聚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胶粘剂
月刊
1004-2849
31-1601/TQ
大16开
上海市漕宝路36号
4-4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4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69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