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获取了川滇块体及周边区域2007年8月至2013年4月75次3.5级以上中等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哈佛大学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了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构造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1)川滇块体各不同断裂带、块体内部各次级块体之间、块体内外表现出不同的震源机制解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块体及周边地区应力场的非均匀性;2)研究区各主要断裂带所反映的与构造背景作用一致的震源机制分布特征表明,川滇块体及周边近期断层破裂方式主要受到各个断裂带的构造活动以及次级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3)丽江-小金河断裂带上特殊的震源机制特征和发震应力轴的分布特征,进一步证实了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对高原逃逸物质的抵挡和屏蔽的作用;4)震源深度分布特征表明,川滇块体及周边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于15km的上地壳,优势分布在5~ 15km的范围,揭示出研究区的地壳脆性孕震层位于5~ 15km的上地壳.
推荐文章
由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震源断错性质
川滇地区
江苏南部地区现今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
江苏南部地区
震源机制
应力场特征
Gphart应力张量法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研究综述
川滇地区
活动块体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分区
川滇地区现今块体水平运动变形特征分析
DDA正分析
GPS观测速率
水平运动变形
差异运动
川滇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滇块体及周边区域现今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
来源期刊 地震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川滇块体 震源机制解 CAP方法 应力场 震源深度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421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315.3+3
字数 13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翠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52 639 15.0 24.0
2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18 193 8.0 13.0
3 罗钧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6 23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7)
共引文献  (1621)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5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6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7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4(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2(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5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滇块体
震源机制解
CAP方法
应力场
震源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地质
双月刊
0253-4967
11-2192/P
16开
北京市9803信箱
82-80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46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