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对福建省14个调查地开展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 Hayata)分布与居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中12个调查地均有台湾独蒜兰的分布,共记录分布点51个.其垂直和水平分布格局的特征为:以北纬27°5′-28°、海拔500-800 m分布最多;其次为北纬27°-27°5′、海拔1000-1400 m;在北纬25°4′、海拔1000-1600 m呈连续分布状态.台湾独蒜兰居群分布于南向坡坡地、溪涧旁的石壁及溪涧中间的单体石块上,10-100株的居群最多(23个),占调查记录总居群数的45.1%.台湾独蒜兰野外生境中开花、结果数量所占比例小,且母株周围小苗也较少;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种子萌发率极低,通过种子繁殖困难.
推荐文章
流苏独蒜兰与大花独蒜兰的分类关系
独蒜兰属
形态特征
D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分类关系
福建省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
高温
热浪
时空分布
福建省不同居群轮叶蒲桃叶形态与表皮特征比较
轮叶蒲桃
不同居群
叶形
叶表皮特征
福建省兰科植物3新记录种
兰科
福建
新记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建省台湾独蒜兰分布及居群特征
来源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台湾独蒜兰 分布 生境 居群特征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9-3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S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东辉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85 597 12.0 20.0
2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242 908 12.0 19.0
3 吴沙沙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46 171 7.0 10.0
4 刘江枫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10 33 3.0 5.0
6 周育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3 3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台湾独蒜兰
分布
生境
居群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5470
35-125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195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8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3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