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球状星团是研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球状星团在观测上的统计结论,观测对理论模型的限制,利用数值模拟和半解析模型研究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等阶段的进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球状星团的形成、密度轮廓、初始质量函数,球状星团在质量、大小、空间上的演化,星系并合对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等。通过介绍当前研究的主要模型、相关的研究结果以及该领域尚未解决的一些难题,阐明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关系,深化对球状星团和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推荐文章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Ⅱ):模型
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银河系-星系演化
方法:模型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Ⅰ):观测特征
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银河系-星系演化-方法
观测
球状动力学系统的基本面——从椭圆星系到球状星团
基本面
椭圆星系
球状星团
动力学演化
球状星团内中等质量黑洞的探测
银河系
河外星系
球状星团
尖峰星团
黑洞
质量-速度弥散度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星系中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
来源期刊 天文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球状星团 星系 观测 数值模拟 半解析模型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70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145.2
字数 92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349.2014.01.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金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5 13 1.0 3.0
3 沈世银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5 1 1.0 1.0
5 甘建铃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9 刘成则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状星团
星系
观测
数值模拟
半解析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文学进展
季刊
1000-8349
31-1340/P
16开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1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