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谈新诗》是废名上世纪30年代在北大的课程讲义。《谈新诗》主要从新、旧诗歌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对新、旧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废名认为,“五四作家主要接受‘诗骚’传统而不是‘史传’传统的影响”,他《谈新诗》中写道:“新诗的发展出来与当时当初提倡新诗者的意思不同,好像哥伦布发现西半球,他以为西半球是东半球,是印度而其实是美洲,出乎发现者的意外了!我们现在的新诗是白话诗,但当初新文学运动者所排斥的古典派正是新诗的精神了”。新诗的诞生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舶来品.他与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诗强劲的生命力是建立在对古典诗歌颠覆的基础进行的,新诗打破了古诗写作格式的藩篱,从而进行新体写作格式的尝试.产生对相同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另外,新诗补充了古诗没有的表现内容,例如周作人《小河》“其所表现的东西,完全在旧诗范围以外了”(《谈新诗:〈小河〉及其他》)。
推荐文章
谈鲁迅新诗意象的象征性
鲁迅新诗
意象象征性
艺术探源
审美内涵
美学感应
工业危废不同处置技术的环评要点分析
工业危废
不同处置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
要点分析
谈鲁迅新诗意象的象征性
鲁迅新诗
意象象征性
艺术探源
审美内涵
美学感应
胡适对新诗传统的初步建构
新诗传统
胡适
尝试精神
想象方向
建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评废名的《谈新诗》
来源期刊 写作:高级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谈新诗》 废名 古典诗歌 中国传统 写作格式 继承与发展 新文学运动 30年代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I0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霞 武汉大学文学院 20 126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谈新诗》
废名
古典诗歌
中国传统
写作格式
继承与发展
新文学运动
30年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写作
双月刊
1002-7343
42-1088/H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38-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10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44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