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山区电气化铁路一面坡较多且线路坡度较大,在牵引变电所供电臂末端分区所内并联供电的情况下,仍会造成对上、下坡方向的接触网供电能力的需求差异较大的情况出现。为了均衡电气化铁路上、下行方向接触网的供电能力,文中提出在牵引变电所供电臂末端分区所内设置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方案,以有效改善牵引网电流分布,降低线路上坡方向接触网载流能力需求,提高下坡方向接触网载流能力利用率,改善牵引网电压水平,并降低牵引网电能损失。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开展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从牵引网电流分配、牵引网电压损失、牵引网电能损失等方面对比分析在牵引变电所供电臂末端分区所内未设置与设置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作用和效果,为今后山区铁路电气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特高压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噪声的Sysnoise仿真
Sysnoise
电容器
串联补偿
噪声计算
贺州500 kV串联补偿电容器装置技术特点
串联电容器补偿
无熔丝电容器
MOV
等离子间隙
串联补偿装置与并联补偿装置兼容运行
串联补偿
并联补偿
兼容
配电网
应用
变电所补偿电容的原理与作用
无功功率
补偿电容
功率因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线分区所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作用和效果
来源期刊 高速铁路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接触网复线 分区所 串联电容 补偿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25.1
字数 17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勇 6 5 1.0 2.0
2 陈建君 6 28 3.0 5.0
3 智慧 10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触网复线
分区所
串联电容
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速铁路技术
双月刊
1674-8247
51-173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62-124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