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质燃料电池与生物制氢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生物质燃料电池在有机废物和废水的处理领域非常实用,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生物质能源,用来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和废水.近期,世界最新研究领域之一的便是在生物质反应器中接种光合细菌和氢化细菌,并使之能够与生物质燃料电池相结合,利用监控系统来控制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反应.本试验的目的是在可变操作条件下测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质燃料电池(PEFC)联合系统的产流能力.嗜温梭菌是由牛粪中分离出并接种到反应器中生产氢气,氢气的产生由微型气相色谱仪测定,当氢气浓度达到80%视为达到稳定状态.生物质燃料电池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在高于3 kPa的环境中产生稳定的电流3.5mA和稳定的电压0.65 V,平均发电量为25 W.同时,用有限元分析了阳极上的氢浓度分布.
推荐文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特征有机物和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难降解有机物
废水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铬废水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压
功率密度
Cr(Ⅵ)
直接利用生物质的化学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燃料电池
生物质
液相催化燃料电池
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
电解-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处理染料废水性能
染料废水
电解
微生物燃料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物和废水
来源期刊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反应器 废物和废水处理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国际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7-384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23
字数 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198.2014.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黎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40 121 7.0 9.0
2 马宗虎 16 35 3.0 4.0
3 吕翔宇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反应器
废物和废水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季刊
2095-2198
21-1577/TQ
大16开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