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双壁碳纳米管(DWCNT)和氧化石墨烯(GO)超声分散在Nafion的乙醇溶液中,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氧化石墨烯/双壁碳纳米管-Nafion复合材料修饰电极(GO/DWCNT-Nafion/GCE),可用于莱克多巴胺的灵敏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修饰电极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莱克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莱克多巴胺表现出了强的电催化氧化效应。在pH=7.0的PBS缓冲体系中于-0.3 V下富集120 s后,该修饰电极对莱克多巴胺浓度在1.0×10-8~1.0×10-6 mol/L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5.4×10-9 mol/L。同时,该电极选择性良好,表明该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基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水质Cr(Ⅵ)电化学传感器
石墨烯
纳米材料
重金属Cr(Ⅵ)
电催化还原
电化学
传感器
基于RuO2/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巴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多巴胺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
环境检测
换能器
感应元件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目标分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检测莱克多巴胺的复合碳纳米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
来源期刊 化学传感器 学科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双壁碳纳米管 莱克多巴胺 食品安全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 究 报 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2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小妹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 39 3.0 5.0
2 陈丹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6 23 2.0 4.0
3 何婧琳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10 44 4.0 6.0
4 谢晶磊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1 6 1.0 1.0
5 寻艳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石墨烯
双壁碳纳米管
莱克多巴胺
食品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传感器
季刊
1008-2298
32-1406/TP
江苏姜堰市姜堰大道66号姜堰市822信箱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3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