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水泥混凝土吸收相变材料(PCM)的影响因素,通过借鉴混凝土吸收常数K的测定方法和自行设计的室内吸收试验,以混凝土对PCM的吸收常数K和吸收深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分析了混凝土水化龄期、试验温度、浸入时间、水泥混凝土内部结构、PCM的粘度、PCM的极性,以及氢键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吸收PCM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混凝土对PCM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增加最终将趋于一个稳定状态;混凝土中的凝胶孔、毛细孔或者其他开口孔隙、裂缝等的都会影响其对PCM的吸收;PCM的粘度越小越利于被混凝土吸收;氢键的存在阻碍混凝土对PCM的吸收;试验温度和水泥混凝土试块龄期间接影响了混凝土对PCM的吸收.
推荐文章
新型相变材料对低热水泥浆性能的影响
低热水泥
固井
相变材料
水化热
天然气水合物层
再生水泥混凝土界面结构区的影响因素
再生水泥混凝土
再生集料
微观结构
界面过渡区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探析
水泥混凝土
配合比
设计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
材料
性能检测
影响
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泥混凝土吸收相变材料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相变材料 直接浸泡法 影响因素 吸收常数K 吸收深度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1-6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U414
字数 3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2095-3844.2014.03.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靓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37 3.0 6.0
2 石伟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4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泥混凝土
相变材料
直接浸泡法
影响因素
吸收常数K
吸收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双月刊
2095-3844
42-1824/U
大16开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38-148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76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