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年至201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分子特征和流行病学规律,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疑似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标本1 523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反转录半套式PCR (RT-snPCR)法进行VP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数据分析行x2检验.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以2岁以下儿童居多,其次为2~3岁组;宝安和龙岗区患者数最多;各年龄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65,P=0.030).2010年至2012年1 523例手足口病患者病原学分析,肠道病毒阳性1 148例,占75.4%,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ox)A组和B组、埃可病毒等28种病原;居前4位分别为EV71 (57.1%)、CoxA6(18.5%)、CoxA16 (14.0%)和CoxA10(3.7%),以A组人肠道病毒(HEV-A)最为普遍(96.2%).深圳市CoxA6毒株与2008年芬兰、2010年法国和2011年日本毒株亲缘性较近,CoxA10与2007年斯洛伐克、2008年西班牙毒株同源性最高.结论 2010年至201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谱以HEV-A组的EV71、CoxA6、CoxA16和CoxA10为主,CoxA6是继EV71之后的第2位主要病原体,深圳市CoxA6毒株可能起源于欧洲和日本.位于深圳北部的宝安区和龙岗区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分布地区;<2岁是手足口病高发年龄段.
推荐文章
广东省2010年~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体感染
2010~2013年濉溪县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
,RT-PCR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2009-2018年绵竹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0年至201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型,人 基因,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4.04.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型,人
基因,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