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卫星运动对星地距离和钟差测量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星地动态双向时间同步与测距算法.在建立星地可视模型基础上,仿真了MEO运动卫星与地面时间同步站之间星地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卫星运动对星地双向时间同步与测距的主要不利影响.该算法首先利用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数据分别生成星地距离和钟差拟合多项式,然后联合求解出运动卫星误差最小的星地距离与钟差.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包含仿真误差的条件下,其时间同步精度优于3 ns,测距精度优于3 m.将其应用到各种空天应用系统的星地时间同步与测距中,可以消除卫星运动对双向时间同步与测距的不利影响,提高时间同步与测距精度.
推荐文章
基于Proximity-1协议的星间测距与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Proximity-1协议
星间通信
非相干测距
时间同步
两层双向加权星型网络的同步能力分析
加权网络
星型网络
同步性
特征值
基于混沌同步的新型测距算法研究
测距
相位
同步
抗噪声
一种应用于行波测距装置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行波测距装置
时间同步
GPS
恒温晶振
FPG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星地动态双向时间同步与测距算法
来源期刊 宇航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空天应用系统 卫星通信 双向时间同步 星地测距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0-1057
页数 8页 分类号 V443+.1
字数 62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3/j.issn.1000-1328.2014.09.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晓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47 190 7.0 12.0
5 刘光灿 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45 247 9.0 13.0
6 黄飞江 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19 109 7.0 9.0
7 张文希 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11 31 3.0 5.0
8 杨丞 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15 39 4.0 6.0
9 孙利平 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7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天应用系统
卫星通信
双向时间同步
星地测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宇航学报
月刊
1000-1328
11-2053/V
16开
北京838信箱
2-1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8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