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68个灌木样方的重要值矩阵和2×2列联表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云丘山地区灌木群落的20个优势种、190个种对的关联性进行了定量研究。方差比率法结果表明,20个优势种总体间关联为显著正相关,云丘山地区的灌木群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个关系数结果表明,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未达到显著程度,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群落结构及其种类组成将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定;根据这20个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P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两种生态种组。以上结果揭示了该地区主要优势物种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推荐文章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Ⅵ.几种类型植物群落物种数目的估计
植物群落
物种数目
估计
经验贝叶斯方法
刀切法
自助法
种-面积曲线
外推法
川中方山浅丘地区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及其变动的研究
鼠形小兽
群落结构
变动
室内
室外
北京东灵山地区鸟类群落与栖息环境的关系研究
鸟类
东灵山地区
群落结构
植被结构
北京
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优势度及优势种分析
喀斯特
草地植物
群落
物种优势度
优势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丘山地区灌木群落优势种数量关系
来源期刊 广西植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云丘山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态与生物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7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54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142.2014.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2 1562 24.0 31.0
2 张钦弟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2 667 16.0 23.0
3 冯飞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 61 5.0 7.0
4 白聪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3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4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丘山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植物
月刊
1000-3142
45-1134/Q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雁山镇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48-4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5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