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零相关线性分析由Bogdanov和Rijmen于2012年首次提出,该方法利用分组密码算法中广泛存在的相关度为零的线性逼近来区分密码算法与随机置换.为了解决零相关线性分析所依赖的高数据复杂度的问题,Bogdanov与Wang于FSE 2012提出利用多条零相关线性逼近,以区分统计分布的方式来降低数据复杂度.为了消除新模型所依赖的强烈假设条件,Bogdanov等人于ASIACRYPT 2012提出多维零相关线性分析的模型,进一步完善了零相关线性分析模型.零相关线性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在对诸多算法,包括TEA、XTEA、CAST-256、CLEFIA、Camellia等一系列重要算法的分析中得到验证.作为新的分析方法,零相关线性分析与其它密码分析技术之间的联系也被深入研究.线性分析领域的另一个研究进展是相关密钥下线性分析模型——相关密钥不变偏差线性分析模型的提出.本文详细介绍了零相关线性分析研究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线性分析领域当前的主要进展与取得的重要结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推荐文章
对PICO和RECTANGLE的零相关线性分析
零相关线性分析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PICO算法
RECTANGLE算法
Zodiac算法的多重零相关线性分析
分组密码
Zodiac
多重零相关线性分析
零相关线性逼近
TEA型算法零相关线性逼近的研究
ARX模型
TEA型算法
零相关线性逼近
构造与计数
Fox密码的多维零相关线性分析
分组密码
Fox密码算法
零线性相关分析
线性逼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零相关线性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密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密码分析 零相关线性分析 多维零相关线性分析 积分零相关 相关密钥不变偏差线性分析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310
页数 15页 分类号 TP309.7
字数 11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8/j.cnki.jcr.000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美琴 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220 10.0 14.0
2 温隆 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码分析
零相关线性分析
多维零相关线性分析
积分零相关
相关密钥不变偏差线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密码学报
双月刊
2095-7025
10-1195/TN
小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9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