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确定生物炭吸附的最适宜温度、振荡速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生物炭投加量及吸附时间的范围,选择吸附温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生物炭的投加量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吸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35℃,生物炭的投加量0.4g,亚甲基蓝的浓度45 mg/L,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98.6%,吸附量5.54 mg/g.最优条件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亚甲基蓝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达到平衡时,亚甲基蓝浓度与生物炭的吸附量之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生物炭对于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
推荐文章
改性金刺梨渣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金刺梨渣
生物炭
亚甲基蓝
吸附
麦壳吸附亚甲基蓝的准二级动力学研究
麦壳
吸附
亚甲基蓝
准二级动力学
回归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炭 正交试验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50.1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869.2014.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亚飞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8 145 6.0 12.0
2 刘作焕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 7 1.0 1.0
3 周旋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5 13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正交试验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