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及恢复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本区域内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m以下,植被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低一高—低,在海拔2 000~3 000 m范围内植被的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的复杂结构均达到最高;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及其林下植被生长良好,灌草盖度高,林下灌木种类多;在同一海拔范围内,阴坡灌草种类及盖度明显大于阳坡.
推荐文章
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白龙江
水源涵养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征
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白龙江
水源涵养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征
白龙江水源涵养林不同林龄土壤性状
土壤理化特性
人工林
林龄
白龙江林区
岷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化分析
岷江上游
森林植被
水源涵养
变化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及恢复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白龙江上游 水源涵养林 植被恢复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18.54
字数 37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960.2014.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锦乾 13 58 4.0 7.0
2 杨永红 11 62 5.0 7.0
3 雷伟 2 2 1.0 1.0
4 赵阳 7 20 3.0 4.0
5 罗子渝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林业局甘肃迭部 3 4 2.0 2.0
6 冯建皓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龙江上游
水源涵养林
植被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林业科技
季刊
1006-0960
62-1059/S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