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测量乙状窦沟到周边结构的距离,为乳突根治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模拟乳突根治术耳后入路进行解剖,测量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的距离,乙状窦前板到外半规管隆凸的距离,乙状窦上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乙状窦下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结果 (1)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3.19±2.37) mm;(2)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的距离(18.25±1.97)mm;(3)乙状窦前板到外半规管隆凸的距离(14.58±1.66) mm.(4)乙状窦上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6.95±2.06)mm;(5)乙状窦下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9.59±2.24) bmm.结论 测量乙状突窦沟距其与周边结构间的距离,为手术安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推荐文章
乙状窦后进路内窥镜手术解剖学研究
应用解剖
内镜
手术入路
脑桥小脑角
幕上、下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岩斜区
内窥镜辅助的乙状窦前入路中岩静脉的解剖学研究
岩静脉
内窥镜
乙状窦前入路
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突根治术中乙状窦沟的解剖学观测
来源期刊 四川解剖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状窦沟 乳突根治术 外耳道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封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2
字数 29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457.201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传军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8 65 4.0 7.0
2 崔英健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48 110 5.0 9.0
3 陈静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22 107 6.0 9.0
4 杨小康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12 34 4.0 5.0
5 蔡克万 淮南东方医疗集团医院总院耳鼻喉科 6 12 2.0 3.0
6 魏军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2 15 1.0 2.0
7 赵丽娜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8 冯志杰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状窦沟
乳突根治术
外耳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解剖学杂志
季刊
1005-1457
51-1429/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7号一教学楼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