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门不仅指城门楼这一建筑实体,也包括周边的居民生活空间。它的形象曾出现在北京城古老传说及旧京文人典故、平民影视剧中,并与香烟、大碗茶等百姓生活细节相联系。与天安门、紫禁城等北京标志性建筑不同,前门的政治色彩相对薄弱,是一个文化、民俗的标志,可以看作普通民众集体记忆中文化乡愁的落脚点。经过时间的历练及其对民生的参与,前门具象的实体性逐渐褪去,作为平民的城市纪念碑的性质则慢慢凸显。然而,这种纪念碑性质却几乎在新的城区改造中消亡。那些使之与平民记忆相关的细节被从这个区域抽离,取而代之的是架空历史的规划成果。神秘的台湾会馆凸显政治倾向,脱离了百姓氛围;热闹的刘老根大舞台以东北农民智慧挑战着北京的士人文化;堂皇的天街更是虚置时空,暴露历史文化根脉的断裂。漂浮的新前门形象不确定、不真实,这座城市纪念碑面临消亡的窘境。
推荐文章
“猫论”纪念碑破败的思考
纪念碑
中心广场
四大发明
经济特性
发展历史
中华民族
公平竞争
论北韩革命纪念碑布局特征
风景园林
北韩
革命纪念碑
时代划分
周围空间
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评价--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为例
战争遗址纪念碑
景观价值
历史价值
评价
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病害与保护处理分析
石家庄
解放纪念碑
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门:城市纪念碑的生成与消亡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前门 纪念碑 生成 消亡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1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G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苗苗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38 6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门
纪念碑
生成
消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