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活动,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已经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并且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全球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受到越来越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因为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效益。这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求的特征也相一致,目前为止,已经有5个国家4个典型的传统农林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多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无论在区域还是全球水平上。目前传统农林复合系统面临一些威胁和挑战,如人口迁移、市场冲击、气候变化等,但是只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区、农民之间采取多种方式紧密合作,在未来的全球土地利用活动中,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必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推广。
推荐文章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鱼共生系统
遗产价值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Ⅱ):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价值评估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价值评估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自然保护地体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粮食与生计安全评估框架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可持续生计
粮食安全
生计安全
农户生计
基于世界遗产监测经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体系构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世界遗产
遗产监测
遗产管理
监测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农林复合系统:一种全球重要文化遗产类型
来源期刊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传统农林复合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文化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6-31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1315字 语种 英文
DOI 10.5814/j.issn.1674-764x.2014.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某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7 1823 19.0 42.0
2 李文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33 6701 46.0 80.0
3 刘伟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统农林复合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764X
11-5885/P
大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01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78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