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歧口凹陷中深层碎屑岩储集性能总体为中-低孔~中低-特低渗型,深层(大于3500 m)储层中,低孔低渗储层占85%以上,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虽然中深层储集体由于埋藏压实作用的影响,总体储集性能(尤其深层储层)偏差,但在沉积、压力、成岩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仍发育异常孔隙而成为有效的油气储集空间.有效储层是指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能够采出具有工业价值产液量的储集层,其下限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以产液层孔隙度8.0%,产气层孔隙度7%作为当前勘探技术条件下划分深层有效储层的底界限,歧口凹陷勘探深度石油是4550 m,天然气大于5800 m,在渤海湾盆地内勘探深度较大.
推荐文章
歧口凹陷复杂砂岩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探讨
测井解释
复杂砂岩储层
阿尔奇公式
饱和度
孔隙度
指数
阳离子交换量
孔隙结构
地层水矿化度
地层评价
歧口凹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识别及储集类型研究
测井评价
白云岩
碳酸岩盐
测井响应
储层
歧口凹陷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储层物性
火山碎屑岩
溶蚀
溶解
包壳
海拉尔盆地
靖边气田低孔隙度碳酸盐岩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测井解释
碳酸盐岩储层
喉道半径
含水饱和度
有效孔隙度
下限值
靖边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歧口凹陷深层储层控制因素与有效储层下限分析
来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中深层 储层控制因素 有效储层下限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与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3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02X.2014.04.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超 28 51 4.0 6.0
2 滑双君 11 88 4.0 9.0
3 孙超囡 10 4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40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歧口凹陷
中深层
储层控制因素
有效储层下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4-602X
61-1230/N
大16开
陕西省延安市
52-208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