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利用晴天每天早晨08时的观测资料,以大气温度季节变化统计特征为依据,来判断微波辐射计观测期间的工作状态.简要介绍了大气微波辐射传输方程,以南京冬春季节大气温度变化的统计特征为依据,以2010年11月27日-2011年5月29日期间南京某辐射计08时晴天的实验观测资料为例,通过对其12个通道的亮温观测值和计算值进行统计对比和物理分析,给出该辐射计实验观测期间的工作状态判断,认为用于湿度遥感的22.235、23.035、23.835、26.235和30.000GHz五个通道观测期间工作状态良好、稳定,而用于温度遥感的51.25、52.28、53.85、54.94、56.66、57.29和58.80 GHz七个通道性能一直衰退.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供微波辐射计工作状态监测和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参考.
推荐文章
应用微波辐射计资料对双流机场两次雷雨天气的特征分析
微波辐射计
温度廓线
液态水路径
综合水汽含量
基于MWP967KV辐射计的微波辐射反演方法研究
MonoRTM辐射传输模式
BP神经网络方法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基于 ADS 的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建模仿真
全极化
ADS
极化分量
通道和相位不平衡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星载微波辐射计
微波辐射计
神经网络
系统增益
参考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气象资料变化特征和辐射传输模式的微波辐射计工作状态分析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资料变化特征 工作状态监测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412
字数 46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楚艳丽 11 226 9.0 11.0
2 王振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08 1106 18.0 25.0
6 李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2 94 7.0 9.0
10 黄建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8 24 3.0 4.0
11 曹雪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7)
共引文献  (29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辐射计
资料变化特征
工作状态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