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某台1 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计算简化高参数超超临界锅炉炉内对流与辐射传热模型,分析不同锅炉负荷条件下膜式水冷壁工质温度的分布规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最大偏差为1.66%,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水冷壁工质温度分布.研究表明:超临界压力下工质由液态直接过渡为汽态,相变区内工质温度变化很小;亚临界压力下存在汽液共存区,其中的工质温度保持不变,当负荷达到662 MW时工质温度为362.5℃,当负荷达到507 MW时工质温度为344.8℃;计算得到工质温度波动在2.8℃以内,螺旋管圈表现出优越的平衡燃烧扰动能力,水冷壁出口最高工质温度为458.0℃.
推荐文章
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
超超临界锅炉
垂直水冷壁
水动力特性
不带外置床的70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失电后水冷壁安全计算分析
超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失电
热负荷
水冷壁
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压降及出口汽温计算
超临界直流锅炉
螺旋管圈
压降
出口汽温
镇雄电厂600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超温分析及预防
超临界直流锅炉
低质量流速
垂直管圈水冷壁
超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工质温度计算研究
来源期刊 热能动力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炉膛传热 膜式水冷壁 工质温度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4-718
页数 分类号 TK22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忠孝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54 1334 20.0 29.0
2 滕叶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0 41 4.0 6.0
3 董建聪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0 91 3.0 9.0
4 刘旭聃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超临界锅炉
炉膛传热
膜式水冷壁
工质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能动力工程
月刊
1001-2060
23-1176/TK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14-158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19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