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索基于石灰烧结的高铁铝土矿直接还原方案,并借助XRD,SEM和EDS等手段分析直接还原-石灰烧结过程中的矿物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温过程中,由于生石灰的反应活性较低,原矿中仅有部分氧化铝矿物转化为碱溶性的铝酸钙.在剩余的氧化铝矿物中,高岭石转化为莫来石,一水硬铝石和一水软铝石转化为刚玉;刚玉和莫来石不溶于碱,造成氧化铝损失.由于石灰烧结反应温度与直接还原反应温度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很难同步实现铝、铁矿物的高效转化.最佳条件为:预磨粒度为<0.038 mm的铝土矿质量分数为74.95%,石灰用量为19.35%,还原温度为1 400℃,还原时间为60 min,最佳试验指标如下:铁品位T(Fe)为71.01%,铁回收率ε(Fe)为99.5%,氧化铝溶出率ηA为61.58%.
推荐文章
还原气氛中碱石灰与高铁铝土矿间的作用机理
高铁铝土矿
还原性气氛
碱石灰
直接还原
高铁铝土矿直接还原过程热力学分析
铝土矿
直接还原
热力学
金属化率
铝土矿球磨—分级过程建模与仿真
铝土矿破碎特性
磨矿分级
总体平衡模型
分级效率模型
过程仿真
中国铝土矿的现状
铝土矿
需求
现状
发展战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铁铝土矿直接还原-石灰烧结过程及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铁铝土矿 直接还原 铝铁分离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5-10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D9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波 17 110 6.0 10.0
2 王化军 99 951 16.0 25.0
3 刘欣伟 18 176 8.0 13.0
4 胡文韬 16 90 6.0 9.0
5 孙传尧 11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铁铝土矿
直接还原
铝铁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