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郑村区块2010年建成投产,采用的是同步建设的开发模式,因气井产量受构造、含气量、压裂及排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单井产量差异大,区域产能不均,煤层气井井口压力低,产量对管网压力敏感等问题.为此,首先优选适合煤层气集输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利用TGnet软件对郑村区块集输管网系统进行建模(状态方程选用BWRS方程,流动方程选用Colebrook White方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集输系统的运行现状.针对输气量超负荷、管线变径较大导致有明显节流现象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输管网系统优化调整措施:①集气站扩容;②集气站进口管线节流优化改造;③安装粉尘过滤器;④采气管线安装凝水器;⑤增建复线.优化调整实施后,解决了郑村区块集输系统管压过高、管线积水、粉煤灰影响集输效率等问题,系统降压明显,管线输送能力大大提高,释放了区域煤层气产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沁水盆地煤层气产能差异及采收率
煤层气
资源丰度
临界解吸压力
渗透率
产气量
采收率
埋深
煤厚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地面集输工艺优化
沁水盆地
樊庄区块
煤层气田
集输系统
优化
应用
郑庄区块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地质因素
煤层气
构造
水文地质
煤化作用
郑庄区块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采气管网的优化
沁水盆地
樊庄区块
集气工艺
采气管网
优化
多井单管串接
管线材质选择
煤层气水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沁水盆地郑村区块煤层气集输系统的优化调整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田 郑村区块 集输系统 优化调整 集输效率 措施 降压 增产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集输与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4.0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洪明 7 37 3.0 6.0
2 梅永贵 13 77 6.0 8.0
3 郭简 11 52 5.0 6.0
4 王景悦 6 17 2.0 4.0
5 薛占新 5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沁水盆地
煤层气田
郑村区块
集输系统
优化调整
集输效率
措施
降压
增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