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本文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研究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推行“一县八品”的地理标志特产政策,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②构建地理标志特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化与食品安全;③选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整合名优特产的区域公用品牌;④申报传统特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统加工工艺;⑤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创建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推荐文章
特产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研究——以秦巴山片区十堰为例
传统特产
地理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开发
秦巴山区
连片特困地区
十堰市
湖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
传统特产
地理标志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省
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重庆市
传统特产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别山区信阳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特产
地理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开发
大别山区
连片特困地区
信阳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秦巴山片区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特产 地理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开发 陕西省 秦巴山片区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0,1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D923.4(241)
字数 43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志国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84 527 14.0 17.0
2 刘之杨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49 369 13.0 17.0
3 胡再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14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3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产
地理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开发
陕西省
秦巴山片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