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应力图形法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了4种规范配筋计算公式的差异,以承载板、泄洪深孔、升船机上闸首等实际工程为例计算配筋量。计算结果表明:应将SL 191-2008中允许混凝土承担的拉力不宜超过总拉力的30%修正为15%;SL 191-2008修正后,SDJ 20-1978计算的配筋量最大,SL 191-2008居中,DL/T 5057-2009最小;当承载板、泄洪深孔和升船机上闸首结构按平面问题计算时,DL/T 5057-2009和DL/T 5057-1996计算的配筋量相近,最大仅相差4.1%;计算应力场未考虑温度作用时,通常混凝土承担的拉力取零,通过增加配筋量限制裂缝宽度。
推荐文章
中美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配筋计算对比
钢筋混凝土
规范
配筋计算
差异
两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设计比较
混凝土结构
结构设计
设计规范
荷载
结构配筋
用钢量
两种不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区别
水工
工民建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规范区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力图形法配筋计算的比较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应力图形法 非杆件体系结构 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法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314
字数 4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4.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基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42 224 9.0 14.0
2 冷飞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16 41 4.0 5.0
3 孟影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力图形法
非杆件体系结构
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1006-7647
32-1439/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28-2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0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