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社会生态的巨大变化,使传统戏剧遭遇到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在"非遗"保护的宽广视野中,博物馆不可避免地加入到传统戏剧保护的行列,并渐或有中心化发展之势。博物馆静态性"展览"传统与戏剧灵动性"演出"本质,在博物馆的特殊空间语境中汇合,传统戏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双向保护与传承在展演结合中得以初步实现。由此,博物馆范式成为了传统戏剧,甚至是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中最具文化原味与实践价值的方式之一。
推荐文章
博物馆的数字新时代——智慧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
智慧博物馆
发展概述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互动保护探究—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例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互动保护
新媒体环境
浅析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与保护
博物馆
文物藏品
管理与保护
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保护方法探究
博物馆文物
收藏职能
保护方法
具体探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向、范式与实践:博物馆与传统戏剧保护
来源期刊 博物馆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博物馆 传统戏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范式 展演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F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龙 10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博物馆
传统戏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范式
展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博物馆研究
季刊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区永顺路1666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4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39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