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探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牙槽嵴形态及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下颌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法及常规印模法分别为同一患者取模;将模型游离端由远中至近中逐层进行冠状横截面扫描;比较图像形态差异,并分析该差异与横截面位置之间的关系。将患者按配对设计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和常规印模技术取模制作RPD;比较2组患者适应期的调改次数、适应期结束后义齿咀嚼是否有力、咀嚼时游离端基托是否存在肉眼可见动度。结果修正模型印模法及常规印模法所获模型同一横截面图像像素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小于后者;像素数差值D与切磨次数N(横截面位置)之间呈负相关;修正模型组适应期调改次数(次:1.12±0.77vs3.41±0.82)、游离端基托存在肉眼可见动度阳性率低于常规模型组(0vs18.5%),调改后义齿咀嚼有力阳性率高于常规模型组(96.3%vs74.1%)。结论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所获模型的游离端牙槽嵴形态与常规印模法所获模型有明显差异,距末端基牙远中面越远差异越大;采用该技术取模制作的RPD修复效果优于采用常规印模技术制作者。
推荐文章
临床路径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义齿,局部,可摘
临床路径
远中游离端
牙列缺失
Vitallium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的效果评价
维他灵2000合金
钴铬合金
游离端缺失
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
可摘义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模型游离端形态及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口腔印模技术 远中游离端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14.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平 81 622 13.0 18.0
2 隋磊 20 61 6.0 6.0
3 刘红红 1 7 1.0 1.0
4 余培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腔印模技术
远中游离端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