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扩大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有关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规定,实现了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大发展。《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依法充分保障公民权益,妥善处理国家赔偿纠纷,现就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推荐文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中小型货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货运代理
提单
承运人
人民法院信息化系统建设探讨
智慧法院
信息化
智能化
规划
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公共政策的路径选择
公共政策
司法解释
指导性案例
三审终审制
司法公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
来源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国家赔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审理 精神损害抚慰金 《国家赔偿法》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23.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国家赔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审理
精神损害抚慰金
《国家赔偿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报
双月刊
1673-4025
11-5403/D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4号
80-71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
总下载数(次)
4509
总被引数(次)
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