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山西某煤矿高矿化度、高铁酸性矿井水除铁效果差、出水容易返色等问题,采用NaOH中和调pH、曝气及化学氧化等处理工艺进行酸性矿井水中和沉淀法除铁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OH中和沉淀法除铁时,投加中和剂使出水pH达6.7以上时,出水中铁含量低于10 mg/L,满足排放要求.对于本实验废水NaOH所需投加量为2.8 g/L,铁的去除率可达到99.75%;以H2O2对原水进行氧化处理,可迅速将Fe(Ⅱ)氧化成Fe(Ⅲ),其用量与原水中Fe(Ⅱ)的含量成正比.当其用量为1.6 mL/L时,可将原水中的Fe(Ⅱ)完全转化为Fe(Ⅲ),投加中和剂使出水pH达到4.5以上时,能使出水中铁含量满足排放要求.对于实验废水所需的NaOH投加量为2.0 g/L,比直接中和沉淀所需的NaOH用量要节省28.6%.曝气处理对原水中Fe(Ⅱ)的氧化效果不明显.
推荐文章
矿井水除铁除锰的工程应用
矿井水
除铁
除锰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铀矿井水的关键参数分析
含铀矿井水
关键参数
悬浮物
混凝沉淀
高铁酸钾混凝去除矿井水中的铅、镉、铁、锰
高铁酸钾
重金属
矿井水
酸性矿井水防治现状与发展趋势
酸性矿井水
危害
预防
污染治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性矿井水中和沉淀法除铁优化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中和法 除铁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7-2352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东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72 3247 34.0 48.0
2 葛小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5 374 11.0 18.0
3 赵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4 115 6.0 10.0
5 赵曙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22 2.0 3.0
6 周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性矿井水
中和法
除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