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吉林扶余油田 J19密井网区为例,结合现代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综合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水下分流河道内部构型要素主要可分为前积体和前积层2种,前积层根据被破坏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保留型、破坏型和混合型,随湖平面升降及沉积物供给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增加速率的比值不同,前积体可分为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各自具有不同的成因及沉积演化模式。应用岩电标定、公式拟合、密井网、对子井等资料对前积层和前积体进行了定量识别描述,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的三维构型模型。剩余油分析表明:前积层对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而在前积体内部剩余油主要在前积体的上倾方向富集。图10参27
推荐文章
浅水三角洲前缘单砂体识别及划分方法 ——以吴旗三角洲为例
浅水三角洲
单砂体
野外露头
三角洲前缘
韦5断块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
储层构型
三角洲前缘
剩余油
阜一段
高邮凹陷
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储层构型研究
辫状河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储层构型
构型界面
三角洲前缘相储层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三角洲前缘相
沉积特征
剩余油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单砂体 储集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53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4.03.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志东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1128 20.0 33.0
2 杨玲 27 159 5.0 12.0
3 封从军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33 4.0 4.0
7 思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61 2.0 2.0
8 徐桂彬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56 1.0 1.0
9 韩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5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3)
共引文献  (67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404)
二级引证文献  (21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7)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4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8(7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9(8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单砂体
储集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